最近,“創客”成為流行詞了,這個原本有兩個出處:其一是英語的“Maker”,特指非盈利性的創新者;其二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(MIT)創意實驗室的研究人員,其中有些人后來發了大財。顯然,在中國流行的“創客”是后者,但多數后來發財的“創客”都是從前者轉化而來的。
經濟下滑,股市瘋漲,這似乎有悖于主流經濟學的原理!股市作為國民經濟的晴雨表,雖未必與經濟增長保持同步,但至少應有趨同的走勢。
日本企業巨頭索尼公司連續第6年巨虧,破產傳聞風聲再起。其實,索尼公司已經“被破產”多次了,破產的征兆可追溯到2003年4月的“索尼震撼(Sony Shock)”。當年索尼公司如日中天時,總裁出井伸之獲評為2000年全球最佳經理人,索尼公司的股價一路飆升,在2002年2月達到每股314美元的巔峰之后急轉直下,僅14個月就跌到23美元,跌幅逾92%!2003年,出井伸之獲評為當年全球最差經理人!這就是“索尼震撼”。
擬成立的亞投行是中國發起的,第一大股東無疑將是中國,而且很可能是唯一的(不是并列的)大股東。這就決定了亞投行必將是一家國際化的中國銀行:立足亞洲,貫通歐亞,問鼎全球!
擬成立的亞投行是中國發起的,第一大股東無疑將是中國,而且很可能是唯一的(不是并列的)大股東。這就決定了亞投行必將是一家國際化的中國銀行:立足亞洲,貫通歐亞,問鼎全球!
股票發行的本質是讓投資人在追逐財產性收入的同時承擔風險,分享收益。所以,證券發行必須脫離政府的有形之手,讓投資人盈虧自負,自由選擇。